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9节 (第1/7页)
武汉,尚书令府。 孟达坐在法正对榻,拱手笑道:“多年未见孝直兄,不料君被大王拔为尚书令,当是可喜可贺。” 法正嘴角含笑,说道:“多赖大王赏识,否则以正浅薄之能,何以位列尚书令!” 庞统转任江淮副都督,汉昌国尚书令之位则是空了出来,法正则是从汉昌太守升迁为尚书令。空缺的汉昌太守,在诸葛亮的举荐下,由楚人桓阶出任。 桓阶,字伯绪,长沙临湘人。初时鼓动张羡反叛刘表,帮助曹cao;曹cao南下荆州时,北投襄阳。然金口之役时,曹cao大败,桓阶被二刘所俘。 桓阶被刘琦所掠后,因自身名望及过人的能力,被委以要职。后刘备继承刘琦势力,桓阶转为刘备效力。 任职期间,盖或是尽心竭力,勉励做事。被诸葛亮所重视,刘备带走法正远征寿春,汉昌郡无郡守履职,诸葛亮则举荐桓阶出任汉昌太守。 孟达微叹了口气,说道:“孝直兄屡建功绩,得被大王所器重,迁任尚书令。然达却窝居巴东偏僻小郡数载,难施大志,或有虚度光阴之感。” 带路三人党,依据三人不同的贡献,刘备委以不同之用。张松潜伏益州多年,开国后任尚书仆射;法正因与刘备情投意合,故而出任汉昌太守。 至于孟达的话,其功绩不如张松,与刘备的关系也不及法正亲密,故而在开国之后被外放出去,出任巴东太守。 三巴之中,巴东郡因位于三峡地带,户籍尤为稀少,是为偏僻之郡。 孟达得见老友法正官职不断往上迁,而自己却原地踏步好几年,心中难免羡慕或是阴郁。然孟达也是话里有话,常言爱哭的娃娃有奶喝。 法正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