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风地动仪的成功复刻 (第1/8页)
朱祁钰忽然意识到,其实大明的大思辨,早就开始了,只是身在其中的朱祁钰并没有察觉到,润物细无声的事情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所有人。 对于这种现象,朱祁钰颇为欣慰。 众臣离开了大明权力的中心聚贤阁。 而此时的钦天监的监正许敦,做了一台很有趣的仪器。 来自一千三百多年前的神奇仪器,候风地动仪。 但是许敦十分的懊恼。 它大约有八尺多长,像是一个酒樽,铭刻着篆文山龟鸟兽的图案,这台地动仪的中间有一颗立柱,外面有八条云龙,龙首衔着一枚铜丸。 这台地动仪的原理,是中间有一个类似于倒置的酒瓶状的圆柱体,被称之为都柱。 一旦哪个方向有地震,都柱就会倒向那一方向。 这台候风地动仪的发明,自然是许敦查阅古籍之后制作,他颇为满意。 第一个制作地震仪的是东汉年间的张衡。 按照历史来说,这台地动仪,并不能预测地震,只能在某方向爆发地震的时候,记录地震的发生,方便朝廷应对。 地震多发的西南地区,传递消息至京师要九十天的时间。 候风地动仪,在北齐信都芳撰写的《器准》,隋初临孝恭撰写的《地动铜仪经》,都有纪录,并传有它的图式和制作方法。 可惜的是唐代以后,二书均失传,其模样究竟有何等模样。 许敦这台候风地动仪已经建好了九个月有余,却始终没有一次真正的纪录地动。 在最开始的时候,倒悬站立的都柱,始终未曾打落任何牙机,铜丸一次未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