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324 无从分辨 (第1/6页)
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中,评审团主席的位置是至关重要的。在评选奖项过程中,所有评委都会进行讨论和投票,确保最终达成一致,但主席却必须肩负起协调和控制的重任,特别是在分歧出现的时候,他们必须展现出决断的魄力和霸气。 在三大电影节最高奖项的评选历史上,曾经先后多次出现了评审团主席的审美品位决定奖项的案例,仅仅在戛纳电影节过去十年里就有不少—— 2009年的“白丝带”、2006年的“风吹麦浪”、2004年的“华氏911”、2003年的“大象”,这些金棕榈作品,或多或少都承受着巨大的争议,但最终都是评审团主席强硬地拍板做出决定的结果,甚至被人们诟病为“独断专行”。 时间会证明他们的选择是否正确。 反过来,如果主席不够强势,反而被评委们cao纵左右,甚至是摇摆不定,以至于全面崩盘,那这对于奖项评选来说也是一场灾难。 1997年的戛纳电影节就是最典型代表。 法国传奇女演员伊莎贝尔-阿佳妮(Isabelle-Adjani)担任评审团主席,但她对于电影的审美品位着实不够,同时又不具备足够的强势和专业来压制其他评委,以至于讨论过程中引发了激烈的争吵,完全崩盘。 在讨论会的时候,伊莎贝尔故作大方地要求所有评委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这不是戛纳的官方规定,因为某些评委确实英语不好,允许他们使用自己的语言交流,通过翻译器或者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