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七九章:火炮伏击的难点(求订阅推荐收藏) (第3/4页)
教很清楚,无论敌我,也无论是多么勇敢的战士,当伤亡大到一定程度时,都会无法避免的崩溃。 他赵率教想守住锦州,或者说他想在锦州多拖延一段时间,那他就必须要坚决向宁远学习。在尽可能多的保存守城士卒外,还要尽可能大的给攻城鞑子造成巨大杀伤才行。 可是,战场经验非常丰富的赵率教也知道,战阵之上,一般只有准备最久、蓄势达到最佳的第一波攻击才最为强大。但如何才能以第一波攻击,给鞑子造成最大的杀伤,却令赵率教伤透了脑筋。 为守住锦州,大明给赵率教调拨的火炮算是非常大方。现在的锦州城头共有大小火炮上百门,其中算得上是重炮的大佛郎机炮,数量也达到了30门之多。可以说,除了没有红衣大炮,锦州城的火炮配备数量已完全达到了宁远水准。 但是,锦州配备的火炮虽多,却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那就是火炮移动非常不便。 此时明军配备的火炮,移动是用大车承载,施放却大多是采用炮架支撑。所谓的炮架,就是堆土而成的固定炮位。这种固定的炮位,除了让火炮移动极为不易外,对战时火炮的复装和射击,也会带来很大不便。 锦州城四周地势开阔,赵率教很难准确预判后金的进攻方向,他也就无法预先调集火炮。锦州城虽比宁远城小些,但三十门大佛郎机一旦四城均分,那每面城墙上最多也不过只能分到7、8门大佛郎机炮。 7、8门大佛郎机炮,那就是再加上些中小火炮,又能给鞑子带来多大的杀伤? 火炮战时很难集中使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