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章 斗彩鸡缸 (第1/4页)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前边讲到凌家族人一行人从休宁出发的第十二天下午,来到景德镇,吃完饭、逛了街,回到客栈,五叔带我们去参观制瓷的窑。 我们去看的窑,在当地小有名气,是生产民窑的作坊。 五叔刚才一路走过来时,就对我们说,这个民窑生产的产品不比官窑差,许多富贵人家都喜欢他家的瓷器。 我们在浮梁古城时,就曾说过浮梁古城虽是七品县城,却是五品官员的规制,这与景德镇成为皇宫御瓷生产定点有关,朝廷常年会派三、四品的大员前来景德镇临管官瓷的制作。 既然官瓷的制作需要朝廷派遣官员劳心费力,就是说生产官瓷的厂商也是有业绩考核的。 生产官瓷的厂商,表面上搭上了一条赚钱的快船,但是这条船会不会翻,真的很难说;负责监督官瓷制作的官员也是压力山大啊! 瓷器的制作除了慢工出细货,还十分讲究工匠的技术水平;这样,就有了官方要求民窑搭烧官窑瓷器的事情,以防一窑烧坏了,还有后备替上,这也是合法的。 后来,人们称这种有能力做官窑替工的民窑叫“官古”窑户。 在明代时,景德镇的陆子顺就是最出名的“官古”窑户,他的民窑出品精美程度,达到了官窑的要求。 我们今天去参观的民窑,也是“官古”窑户,陈老板的工匠技艺了得,他们的出品十分完美。 萧遥剑问陈老板:为什么官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