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_第一三四六章 儒家的小心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三四六章 儒家的小心思 (第1/4页)

    在大汉朝,做官只有两种方式,一个是举孝廉,另一个就大官举荐征辟。

    举孝廉,一般都是德才兼备,孝顺双亲的人。

    大汉是以孝治天下。

    理论上孝义的人都能做官。

    但是久而久之,这就成为了达官贵人世家大族垄断的渠道。

    因为有举荐资格的都是世家大族的人。

    寒门子弟根本就不可能有这个资格。

    另外一个就是高官的征辟,比如三公大将军开府,需要一些副官,这些人自然也优先从世家大族子弟招募。

    当然汉灵帝的时候还有一种方式,那就是花钱买官。

    但是价格非常的昂贵,寒门子弟基本上也就被排除在外了。

    所以这个时代,寒门子弟想要出头是非常的困难的。

    最后很多寒门子弟只得学武参军,在战场上一刀一枪的博个功名。

    这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穷文富武,说的是科举制度产生以后的事情了。

    但是云州用人独树一帜。

    不论出身门第,不论贫贱高度,只要能够通过他们制定的考评,获得优异的成绩,就能够当官。

    这是郭嘉借鉴了后世的公务员考试制度,制定的一个考核方案。

    这种考核方案一经推出,立即收到了寒门子弟的拥护,也为云州选拔了很多有用的人才。

    但是那些死读书或者是只讲孝义的书呆子就不行了。

    每次考试都名落孙山。

    久而久之,他们就有怨言了。

    他们不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反倒是归结于制度的不公。

    所以才会有人在蔡邕的课上发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