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年代文里吃瓜 第204节 (第6/7页)
……“咱们回去总要有个落脚的地方吧。” “不如咱们买个院儿吧。” 黎善寻思着宁省这几年发展的很是不错,很多民营厂子如雨后春笋似得冒了头,再加上地理位置好,省内既有长江,又有出海口,还有机场,以后发展肯定不会差,去买个小院也不亏。 更别说,这两年买院子特别便宜。 自从改革开放和国际接轨后,不知咋的就兴起了一股移民潮,但凡家里有个拐了八个弯的亲戚在国外,他们都能找到门路出国,哪怕高材生到外国端盘子洗碗,也不肯留在国内当个受人尊敬的研究员。 对此黎善很是鄙视,但也不妨碍她捡漏。 当初欠张忆国的三万块钱早在苏卫清大二那年就还清了,这几年来,每年夏天张聪都会到京城来接受治疗,虽然没有根治,但随着发育,张聪的癫痫症状都已经轻了很多,而且他还拜了苏卫清做老师,跟他学写文章。 孩子聪明,一点即通,这几年偶尔也会有一两篇文章发表到少儿学习报上,每当有了刊登,他总会认真做成剪报,一份寄过来给苏卫清,一份则留下自己收藏。 有其他得了第一份稿费后,就给张忆国买了一根皮腰带,感动的张忆国老泪纵横。 许是在张忆国心目中,孙子有了谋生的手段比什么都强。 在还清张忆国的钱后,夫妻俩也没闲着,他们不知道怎么做生意,也不知道怎么钱生钱,只知道京城作为首都,以后肯定不会差,于是趁着这一股移民潮,夫妻俩买了不少房产。 有靠近紫禁城的四合院,也有新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