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181 分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81 分歧 (第1/8页)

    自从卫国战争爆发以来,李晓峰和斯维尔德洛夫之间的分歧是越来越大,进入九月份之后,更是矛盾重重。

    斯维尔德洛夫和托洛茨基认为可以在布列斯特一线打防御战,将德国人挡在白俄罗斯门外。李晓峰却认为打不得,主张大踏步的继续后退,撤到明斯克—基辅一线再说。

    斯维尔德洛夫和托洛茨基主张立刻同英美,至少是同英国结盟,组成反法西斯联盟。而李晓峰认为这个联盟暂时对苏联没有半点好处,英国人窝在英伦三岛半死不活,北非又被隆美尔干得一塌糊涂,还要死皮赖脸的找美国吃救济。

    这时候跟英国结盟有啥好处?弄不好,好处没有,还得白送英国人一批重装备,谁让咱们是盟友呢?

    相反,李晓峰认为,眼下这个状态挺好,敌人归敌人朋友归朋友,还是亲兄弟明算账,谁也别占谁的便宜。

    不光是在军事和外交问题上双方分歧多多,在军工生产的问题上,双方的矛盾也比较突出。开战之后,斯维尔德洛夫不止一次派鲁祖塔克来做李晓峰的工作,希望某人做一做北方工业集团的工作,让北方工业将t-35、t-54和西科斯基直升机的技术无偿的向苏联的军工企业共享,最好还无偿的为苏联打工。

    这个提议遭到了李晓峰断然拒绝,没有这样的搞法,北方工业又不是苏联的企业,而且在此之前,北方工业又没得到苏联一毛钱的好处,凭什么白送你技术和产品,就凭你脸大?

    更何况,卫国战争爆发之后,北方工业还是给与了苏联政府相当的优惠条件,大幅下降了主要武器装备的价格,并且在结款方式给与变通,这已经算是够意思了。感情你觉得北方工业好欺负,这是准备打土豪分田地。

    在北方工业的问题上,双方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