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543 柏林之战(6) (第1/10页)
苏-6攻击机算是刚刚赶上柏林战役,该攻击机1944年11月才正式投产,截止到1945年2月,一共也有50多架。其中一半都在训练中心肩负种子飞行员教学任务,仅仅有24架投入到了攻柏林的战斗。 可能有同志要说了,不就是一款数量很少的攻击机吗?有什么稀奇的,至于大书特书吗?前线红军不是还有两万多架伊尔-2和苏-2/3吗? 之所以要特别提一下这个苏-6,原因非常简单,因为该机在红军中的定位非常特殊。用空军元帅阿尔克斯尼斯的话说:“该机是一种真正肩负精确打击使命的攻击机!” 苏-6从设计之初就具备了精确打击能力,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卖点。当时红军第一代激光驾束指导的kh-1已经服役,不过前面说过了kh-1的性能并不理想,激光驾束制导对载机的限制太大了。所以红军一面将kh-1改进为kh-2,另一面也在发展半主动激光指导的kh-3以及电视制导的kh-4。其中kh-3因为难度太大,一时半会儿进展并不是太大。反倒是电视制导技术因为元件成熟得以先一步入役。 kh-4电视制导导弹很快就进行国家靶场试验,并取得了圆满的效果。重达一吨的该型导弹最大射程15公里,携带有一枚500公斤弹头,给图系列轰炸机改装专门的瞄具之后就可以使用。 当然,kh-4的重量还是有点过大,一般的攻击机携带还是比较困难的。而且该导弹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产量还有点问题,无法投入量产。所以经过李晓峰建议,拆除kh-4的发动机将其改造成电视制导炸弹,这也就是后面的kab-250、ka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