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168 目标克纳本(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68 目标克纳本(中) (第1/8页)

    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最南端,波罗的海的浪潮拍打着海岸的峭壁,在脚下那阵阵激起的飞沫映衬下,一座破旧的小教堂显得巍然而孤寂。也许在几百年前他见证了北欧海盗的强大,而现在它除了无声的抗议纳粹的侵略什么也做不了。

    在小教堂的另一侧,一排不显眼的石头平房相连而卧,斑驳的墙灰和通身缠绕的蔓藤,让它们看起来像古建筑一样苍凉。

    这里却并不苍凉,在入侵了丹麦之后,德国人就立刻将这排平房改造成了无线电监听站。从入侵波兰开始,德军就高度重视无线电技术,为了获取敌人的机密,大量开始建造监听设施。

    比如哥本哈根的这一座,主要就是监听波罗的海东边以及瑞典的无线电信号。监听站的标准称谓是固定截收站,代号一般都是“某某气象站”,比如这一座就叫哥本哈根气象站。

    在哥本哈根气象站里,各种监听设施是应有尽有,无线电收报室、侧向控制室、资料分析室、通信室、行政管理处、会议室、应急厨房、休息室、储藏室……动力和供暖系统隐藏在地下室,汽车库和士兵营房分布在平房附近。“气象站”的房顶上还耸立着一座高高的木塔,支撑着闪闪发亮的蜘蛛网一般的天线。

    巴巴罗萨行动开展以来,哥本哈根气象站截获了红军相当多的无线电信号,比如红军的大功率电台传递的情报,比如红军空军同地面塔台的交流。但是在8月1日这一天,他们用最简单的办法获得了最重要的情报。

    尽管红军远程航空兵机群采取了严格的无线电管制,从起飞开始所有飞机上的无线电一律予以关闭,但是驻扎在柯尼斯堡的红军地面指挥人员在攻击机群起飞之后,不可避免的要向总 参谋部空军作战部以及军 委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