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504 巴黎起义(上) (第1/8页)
毛卫国在1937年7月7日之前并不叫这个名字,他有一个美玉一般的名字毛瑜。但是在七七事变爆发之后,当举国抗战的高潮来临的时候,他毅然决然的将毛瑜改作了毛卫国,意义自然是保家卫国。 不过当年才16岁,念高中的他不符合兵役的标准,很遗憾的错过了当兵的机会。当然,就算他满了18岁,家里的长辈也不支持他去当兵。 当然不是毛家大人不明白国破家亡没有大家哪来的小家的道理。之所以不支持毛卫国去当兵,原因只有一个,毛家长辈认为毛卫国身体太过于瘦弱,典型的书生一个,拿不起刀扛不起枪,如何保家卫国。 他们认为毛卫国学业相当优秀,应该继续学习,保家卫国也不止有当兵一条出路吧。当今的华夏不缺大头兵,而是缺真正的技术人才。如果华夏有像样的工业,能造枪造炮至于让小鬼子这么嚣张跋扈吗? 所以毛卫国只能继续读书,不过他也足够争气,一年之后就考入了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请不要小看了这所临时大学,因为它真的很牛逼,实际上就是清华、北大和南开三所大学组成的联合大学,也就是未来西南联合大学的前身。 在西南联合大学学习了两年之后,毛卫国以优异的成绩获取了公派留学生资格,1940年初,他取道苏联前往法国巴黎大学留学,主要学习机械专业。 当时毛卫国唯一的想法就是学习法国先进的机械设计和机械加工技术,未来回到祖国建设一流的军事工业。只不过让这个一心报国的年轻人所没有想到的是,刚刚抵达巴黎不到几个月,法国投降了! 当时毛卫国才刚刚入学没有多久,甚至可以说才刚刚站稳脚跟,而法国的突然战败投降让他措手不及。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