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463 喊打喊杀(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63 喊打喊杀(上) (第1/8页)

    战争对于有些军人来说,可能意味着不幸。但对于另外一些军人来说,那是他们展现自我的最好舞台。比如说在这场世界大战中大放异彩的那几个名字——蒙哥马利、艾森豪威尔、朱可夫。当然,在这其中也有巴顿。

    “巴顿是那种天生的军人!”

    这是巴顿的朋友给他的评价,只不过在1944年3月份,这位“天生”的军人日子并不好过。因为“掌掴事件”,这位十足的好战份子此时处于“失业状态”,只能充当迷惑德军的吉祥物。

    这样的日子自然不是一心想要上战场的巴顿所期待的,他不得不一次次给老朋友(艾森豪威尔)和老上级(马歇尔)写信,强烈的要求去打仗。

    不过他的要求一时半会儿是无法实现的,因为上头对这个桀骜不驯而且十分爱惹事的刺头很不放心。当然,这也不是说上头已经完全将巴顿放弃了,只是暂时觉得有没有这货都无所谓。

    在霸王行动的准备阶段,英美双方都是信心十足,至少他们嘴上是这么说的。至于实际上是不是真那么有信心,那就真心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不管是罗斯福还是丘吉尔都认为霸王行动势在必行,而且越快越好。原因也非常简单:德国人在罗马尼亚和匈牙利交界处又遭受了一场惨败,7个装甲师中的四个被歼灭,三十余万轴心国士兵不是被打死就是被俘虏,苏联红军大踏步的解放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而更可怕的是与此同时,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又开始新一轮狂飙突进,其兵锋已经直指华沙!

    也就是说俄国人离德国本土是越来越近了,如果不想将整个西欧都送给俄国人,那么英美就必须加快步伐,所以哪怕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