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14 转变 (第1/8页)
实际上保卢斯还是太乐观了,是的,你没有看错,他确实太乐观了,他还以为自己能带着半数的主力逃出包围圈,还以为能给德军保留一定程度的装甲突击力量,但实际上这根本就不可能了! 乌博列维奇的为什么在7月4日才发起全面总攻?要知道保卢斯在6月30日就已经开始撤退了,按道理说发现德军逃跑的时候,乌博列维奇就应该命令部队立刻扑上去追击才对。但他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呢? 原因很简单,乌博列维奇很清楚,以他手头的兵力,击溃保卢斯很容易,但是全歼保卢斯却不容易。保卢斯的集群虽然缺少补给而且又累又饿,但这毕竟是十几万大军,不是十几万头猪。而且哪怕是十几万头猪,要想一口气全部抓住,那都不容易! 乌博列维奇深知,德军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以他现有的兵力包围上去,很有可能就要变成一锅夹生饭。所以乌博列维奇很明智的想了一个办法,或者说利用了保卢斯急于撤退的心理。 乌博列维奇知道保卢斯肯定会留下一部分部队阻击他以掩护主力后撤。所以他故意一开始没有发动全面进攻打垮保卢斯的阻击部队,那么做,很容易引起保卢斯的警惕,他立刻就会改变原定计划,全军留下来继续同他周旋,那样仗就不好打了。 乌博列维奇故意不猛攻打垮保卢斯的阻击部队,而是采取慢慢渗透逐渐包围的做法:先把保卢斯的阻击部队合围了起来,等保卢斯的主力跟阻击部队拉开了一定的距离,然后再发动猛攻一举吃掉这少许阻击部队的同时,派遣一到两个机械化军追击保卢斯的主力,大壮声势吓唬保卢斯,迫使保卢斯第二次分兵阻击。 说到这,大家伙就知道乌博列维奇打的是什么盘算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