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17 发动机之争(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7 发动机之争(下) (第1/9页)

    可能有同志会说,既然要追求高空高速性能必须给发动机增压,那就增压呗,能是什么难事?

    还别说,这个问题还真心是不简单。因为不同发动机构型的增压方式是不一样的。咱们从头开始简单的说一说吧!

    之前曾经说过,活塞式航空发动机主要有三种构型——星型、v型以及直列。在二战中应用得最普遍的还是星型和v型发动机。之前说过,这两种发动机又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冷却形式——风冷和水冷。

    星型风冷发动机在功率较小的时候,性价比更高,而功率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比如1500马力左右的时候,相对于水冷发动机就没有优势了。

    这种没有优势不光体现在发动机全重,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了增压方式上。星型发动机由于每个气缸的缸头朝外,所以每个气缸必须分别进气并分别排气,这就给应用增压设备设置了极大的障碍。

    这么说吧,星型气冷式活塞发动机因为构造限制,几乎只能使用机械增压方式!实际上就算用机械增压就够费事了,至于涡轮增压,想一想,给每个气缸的进气回路分别安装压缩机就很要命了,而涡轮增压还要求安装废气涡轮,这么两套设备给星型发动机装上去就够设计师掉头发了,而且就算能装上去,成本和重量几乎也是不可接受的。其系统的复杂性和可维护性更是令人发指!

    也就是说,星型气冷发动机天生就不适合使用涡轮增压。可能有同志又要说了,既然不适合用涡轮增压那就不用呗,不是还有机械增压吗?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机械增压方式和涡轮增压方式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其潜力不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