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179 东方的希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79 东方的希望 (第1/8页)

    马特维.库利科夫已经在太行山呆了将近一个月,在这一个月内,他深刻的了解中 国革命和抗日斗争的艰难性。

    许多年后他回忆道:“敌后抗日根据地什么都缺,子弹和药品就不用说了,刮民党方面除了在1939年之前少量的给予了部分弹药,之后就再也没有任何支援了。不光是没有支援,还会协助日寇一起封锁抗日根据地……缺少食品、缺少药品、甚至连食盐的获取都很麻烦,大部分军官和士兵都穿着打满了补丁的破军服,绝大部分只能穿草鞋,甚至干脆就是光脚……这里的情况比我国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还要艰苦,大部分战士是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去战斗。中 国方面的同志告诉我,对他们来说最大的苦难不是生活上的,而是缺少子弹,大部分战士在战斗爆发时,只有三到五粒子弹可用,不得不将鬼子放倒极近的距离上才射击,基本上开一两枪之后,就是残酷的白刃战。”

    库利科夫简直不敢相信,进入到20世纪四十年代,竟然还有军队将拼刺作为一项特别重要的战斗技能使用。对此,他是既批评又赞扬:“这种战斗方式决不能称之为好,只能说是无奈之中的选择,但是对于中 国同志们的战斗精神,尤其是不怕苦不怕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必须予以鼓掌。”

    在敌后根据地里,库利科夫的主要任务是评估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战斗力,莫斯科方面相当想了解,这支部队究竟有没有战斗力,该不会和刮民党军一样废柴。莫斯科实在不想再次将宝贵的援助打水漂了。

    对此,库利科夫实话实说:“和刮民党的军队相比,土共的军队虽然装备很差,但是斗志昂扬,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投入战斗,想要打击敌人。从他们身上我能看到蓬勃的朝气!”

    从太行山区返回延安之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