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66 战鼓声近 (第1/8页)
时光穿梭,下半年进入八分月之后,那是一眨眼就奔向了年底。不知不觉1935年就过去一大半,在这一年里最大的事件就是列宁退休、德国废止《凡尔赛条约》以及苏联和日本在哈拉哈河的撕逼大战。 这是从和平走向战争的一年,从这一年开始,不管是欧洲还是亚洲都开始不得安宁。不客气地说,转过年来,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就已经不可阻止了。 实际上从这一年开始,主要轴心国已经趋于形成,甚至比历史上形成得更加早!1935年10月末,已经是内忧外患的冈田启介内阁突然再次遭到沉重打击,青年皇道派军官策动了一次针对统制派的大规模刺杀事件(历史上的二二六事件),虽然行凶者很快被镇压下去,但造成的影响是空前的。 冈田启介不得因此辞职,而支持北进战略的皇道派也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从那一天开始,鬼子基本放弃了北进路线,改为南下发展。在这一政策的指引下,东北的局势开始缓和。甚至鬼子关于兴安省的问题作出了极大的让步(在鬼子自己看来是让步)。 鬼子建议,兴安省临时政府可以继续存在下去,只要兴安省临时政府承认自己是满洲国下属的自治省,一切都好谈。 对于这个提议,冯玉祥和马占山都一度有些动心,至于苏联方面自然也认为可以接受,但是却遭到了李晓峰的坚决反对。 “如果承认兴安省属于满洲国,等于是苏联政府间接承认了伪满洲的合法性……鉴于我们同中华民国、同英法为主导的国际社会在最近一段摩擦不断,不断地遭到诋毁和攻击。在这种情况下间接承认伪满洲的国际地位,会遭到了更大的非议。” 李晓峰的话有道理吗?有,因为美国和英国对伪满洲国的态度是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