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31章大转弯背后 (第2/5页)
讪一笑,“是这样的。刘先生,我受英国代表团的委托,想向你表明一下我们的态度。在本次世界气候大会上,我们英国代表团希望能够和华夏代表团共进退。一起面对全世界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 刘士卿心中不由得一动。他这次被任命为代表团的技术总顾问,来莫斯科之前。做了不少的功课,自己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不说,也请卢永样介绍了几个参加过以往几次世界气候大会的院士,跟他介绍过接关的情况。 原本约束着世界一百八十多个国家的《京都议定书》,在力口年就失效了。所以在如口年的时候,世界各国聚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准备协商出来一个可以取代《京都议定书》的公约文件出来,可以为各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拟定一个标准出来。 但是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从一开始,就在阴谋中进行,先是西方发达国家,单方面的抛出来一个公约文件,希望会议的议程能够围绕着他们拟定的方向前进。发达国家的这一举动,为会议埋下了一颗非常恶劣的种子,也遭到了包括华夏、印度、巴西、俄罗斯在内的多个国家的强烈反对。 做为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一开始就把矛头对准了华夏。试图强迫华夏接受一个对华夏非常不利的方案。这自然遭到了华夏强烈的反对和不满。而华夏的反应,也成了西方国家把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未能取得有效成果的责任。一股脑的推到了华夏的头上。 其实世界气候大会之所以难以达成一个让所有国家都满意的协议,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西方国家不愿意为他们曾经往大气层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的历史买单,不愿意低价或者免费提供相关的二氧化碳减排的技术,不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