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七三章 美国人要杀猪 (第1/7页)
猪肥了,可以杀了。 这个道理很简单,简单到连一个农民都能够明白,更何况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决策者? 关键是一个国家的战略,尤其是在战火不断的国际局势下,必须采用比较保守的战略思想。激进当然能够在初期尝到甜头,就像是37年之后全面的中日战争。 日军一开始狂妄的嚎叫:3个月灭亡中国! 可打到37年底,日军的先头部队还无法占领整个华北,在华东战场面对70万国军,进攻上以渐渐的步入消耗战。要不是日军在空军和海军上的绝对优势,连淞沪战场的胜利也悬。 3年过去了,日军控制了中国最富裕的沿海地区,尤其是占据整个中国一般以上工业能力的江浙地区。但是更深层次的战略却因为战线的拉长无法体现,所以,在日军高层中才开始转变观念,认为整个中国战场国民党是可以争取过来的,尤其是蒋介石的野心,正是日本撬开中国战场的最后契机。 这套理论以冈村宁次的‘联蒋剿共’最得人心,原因就是日军已经无力对西南国民党政权形成强有力的威胁。这不是增加几个师团就能够打下来的区域。茫茫的大山,湍流的三峡,都是进攻者的噩梦。 而从缅甸运送来的物资,源源不断的抵达昆明,不断地输送到战斗最为激烈的华中战场。 两国的交战成了僵持的局面。 中国因为战略资源的匮乏,工业无法满足大型战役的供给,光靠着一条滇缅公路还无法达到反攻的武器弹药的囤积能力,所以只能保持这种僵持的局面。而日本呢?也无力进攻,在西南山区,重炮和野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