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709节 (第1/6页)
这话真的从皇帝嘴里说出来,周尚文已然是有些难抑激动,他这一生竟还能混出个顶尖爵位出来! 不过,该客气还是要客气一下,“皇上,本朝受封国公,要么是跟随太祖立下开国的大功劳,要么是随同太宗进行奉天靖难的的功臣,臣何德何能,实在不敢受领这样的殊荣!” 其实,他灭一个吐鲁番国,就该封国公了。 而且后来也有人封国公,比如夺门之变中,石亨因助英宗复辟,所以进封忠国公。 宪宗年间,朱永承袭其父亲抚宁伯的爵位,之后他因讨伐流民有功,升为抚宁侯,之后又因征讨女真部落有功,进封为保国公。 有明一朝在后来还有一个宁国公,这是天启年间的事了,但主要因为他是魏忠贤的侄子,所以不必多说。 不过国公与国公之间也有分别。 比如保国公,他的爵位是流爵,也就是无法传给后代的,后来他在大同抵御蒙古有功,特赐世袭一代。 所以他的儿子朱晖仍为保国公。 当然,这家伙不太‘懂事’,叫朱厚照降为抚宁侯了。 实际上,史书上他虽安稳过下去,但保国公这个爵位也一样降了。 有这样的先例,朱厚照自然没什么可担心,“爱卿不必多说,若谁不服,也可以依你一样打上这许多的胜仗。朕同样可以封他为国公,绝不吝啬!” “臣等要恭贺皇上了,既有国公,必有军功,这一切皆因我大明,中兴之势已成!” 周尚文不好再三推辞,最后还是受下来,当然要再说上几句表忠心的话。 朱厚照心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