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_大明嫡长子 第72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722节 (第1/7页)

    朱厚照看奏本是说,皇次子调度有方,虽然做事有些墨守成规的嫌疑,但能安排到位,有序执行,这让他都有些怀疑自己心中对他‘软’字的评价,想来还要在事情上多加历练,才能看得清楚。

    说白了,今后到底立谁为皇太子,朱厚照心中还真没底。

    与两个孩子说完话之后,天子让他们到后宫去看望自己的母亲去了,而独留张璁一人在此。

    “秉用,你说朕的一众皇子之中,谁最有人君之象?”

    张璁一听大惊,立马跪了下来,“嗣君之事,臣不敢妄言,唯陛下所命尔。”

    他这么回答是没错的,实际上文臣总是撺掇着皇帝立太子,是有私心在里面的,一般很聪明的皇帝也很介意。

    说白了,你推荐某某为太子,是不是想改换门庭呢?

    所以北宋年间,寇准就在皇帝问起这件事时说,立储君之事,不应与妃子、宦官商讨,更不能与近臣商量。

    后来包拯劝他早立太子,仁宗说那我立谁?包拯就反说:我是为了国家着想,才请皇上尽快立太子,皇上反问我,这是怀疑我。我已快七十岁了,并不想通过立太子为自己谋得好处。

    儒家讲,知子莫若父,你当爹的觉得谁好,你就立谁,你弄得犹豫不决的干什么。

    当然,在明朝是不这样的,永乐年间,一帮文臣就是明确要支持朱高炽,而不支持汉王朱高煦。

    成化、万历时,也都为储君之事闹出过风波。

    明朝的这帮文人不识好歹,把自己想要谋取从龙之功包装成为了国家、为了社稷。

    为此朱厚照收拾过好几个人,并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