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困局 (第1/4页)
周礼县最早是因为黄维新的教培的加入。 然后他投资办学。 再然后,引来了辰阳中学。 不管是黄维新还是陈阳,他们的财力也已经达到了极限了,不可能在全市开花办学。 “我想搞优秀教育流动制。” 杨智想得很天真。 落后地区的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差,那咱就扶啊。 将优秀老师派去帮扶一下。 “这个不现实。” 叶佳荣摇头:“首先,这些老师应该都是在离家很近的学校上课,如果你流动了,她们将不能家校兼顾,总会有牵挂,你觉得能全身心的投入教学吗?” 别说那些名师什么的。 你将一个名师调到了一个贫困的山区去教学。 他要是同意就只能两种条件,一是足够高的工资,高到让他都感觉到心动;第二个条件就是这个老师发自内心的觉得这样做很有意义,能更好的帮扶贫困山区学校的教学质量。 首先,前一条杨智就达不到。 有编制的老师工资福利都是有定数的。 工资组成也很多,基本工资、职称工资、绩效工资、薪级工资、教龄津贴、其他诸如车补等补贴、目标考核等。 不同级别的职称工资差距是很大的。 在市里在好的学校都能拿着这么高的工资了,你给整到偏边的地方离家远远的还是拿这么多点工资? 吃力不讨好的工作谁会用心去做。 还有一点,他们是名师教得好,能教出多少清本重本一本什么的,人们都忽略了一点:生源好。 名利集中在重点中学,重点中学招生都是掐尖的。 这些学生要么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