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七章 实验方案设计 (第1/8页)
从未有任何一款药物让卫康如此为难。 “临床一期二期的试验结果很完美,服用药物后,人体内抗氧化酶的含量都大大提高。” “但研发新药要有一个适应病症,才好对症下药,获得有用的数据,通过审核上市。” “人体的抗氧化酶含量低,只是会让人容易生病,本身却并非一种确切的疾病,我得选择一个适应症,才能继续后续的临床试验。” “否则的话,只能降低剂量,做成保健品了。” 卫康想来想去,还是有些犹豫,不知该选择哪一种病症,来设计临床三期实验方案,才能获得临床上的成功。 因为从既往桉例来看,抗氧化剂的临床试验,往往很难获得具有统计学差异的结果。 虽然目前已有一些抗氧化剂在大众保健和疾病预防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作为治疗药物应用于临床的却很少。 一款抗氧化剂若想要应用于临床,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首先,药物需要递送至指定的体内区域。 其次,临床试验中需要合理设置评价指标,才能进行统计学上的比较。 最后,还要建立新的方法,以阐明抗氧化剂的作用机制。 药物递送和评价指标倒不是难题,难的是阐明抗氧化作用对某种疾病的治疗机制,并用临床数据证明它。 所以他必须深思熟虑,仔细挑选合适的病症,设计临床试验方案。 这款新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属于一种内源性抗氧化剂。 从动物实验来看,在注射给药后,小鼠和猪体内的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