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横刀十六国 第482节 (第5/6页)
中外诸军事,广陵北府军亦在调遣之中,如今既然要北伐,可下令让北府军为先锋,一者,可试探北府军实力,二者,若是真攻下合肥,则大功仍在大司马。” 郗超一步百计,独步江东,这些为桓温出谋划策,居功厥伟。 如果桓温全听郗超,也不至于弄到如今不上不下的局面。 几次关键性的献策,桓温都没有采纳,以至于错失良机。 “妙哉!”桓温大喜。 北府军攻城不利,损耗的是江东朝廷和谢家的实力,对桓温没有任何影响,还可以借战败拿捏谢家,逼其就范。 若是拿下了,桓温作为北伐的号召者,肯定是首功。 这大半年来,桓温几次三番挑衅,梁国无动于衷,助长了江东的气焰。 如今梁国实力未恢复,又在攻伐关中,此时不出兵,难道还要等梁国恢复元气,一统北国之后吗? 而且北伐也不是桓温一人的心思。 晋朝还在,梁国就把《晋书》给弄出来了,分明是提前给江东送终。 送终也就罢了,关键书里面将司马家贬的一文不值,士族门阀同流合污。 王谢荀陈殷庾褚等江东大族有一个算一个,大书特书曾经干过的龌龊事,将八王之乱、永嘉之祸全都推在他们身上…… 当年桓温北伐洛阳时,见中原残破,万里丘墟,曾言:“遂使神州陆沈,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王夷甫便是曾经跪在石勒胯下乞活的琅琊大名士王衍。 不过桓温心中这么想,嘴上却不能说。 所以,晋室对梁国的不满日益加剧,如今争的已经不仅仅是正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