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横刀十六国 第537节 (第5/6页)
短迎敌之长。 李俭拱手道:“当年诸葛恪北伐,有意泛舟渡海,截断淮水,担忧风浪太大而作罢,一旦……天时不利,只怕……” “此乃因噎废食也,难道因为担忧风浪,就放弃海洋吗?人定胜天,风浪也是有规律的,大梁国土非唯陆地,亦在四海!”李跃力排众议。 这几年水军突飞猛进,海船、航海技术都有长足发展。 崛起了卢循、沈劲、贺胜等一大批优秀的水军将领。 从海上进攻还有另外一个好处,沈劲、贺胜这些人都是江东豪强,熟悉江东地形。 地利人和都有了,至于天时,只要选在非飓风期就可以了。 “这么多年,海上有多富足,你们都看到了,进取海洋乃大梁国策,不可动摇,今后水军改为海军!”李跃直接拍板。 别的不说,卢循这些年从高句丽、百济、倭国劫掠回来的奴隶,有力支持了辽东的开发。 倭国的金矿,同样支撑了大梁重建五铢钱体系,使铜五铢与黄金挂钩,稳定了经济。 这还只是近海,若将来能弄回玉米、番薯、占城稻等高产作物,华夏文明就能完成一次爆发。 当然,也不能全怪兵部保守,几千年来,都是这么打的。 正常情况下,兵部制定的策略四平八稳,也是良策。 王猛道:“陛下之策颇合兵法,兵部战策略作修改,水……海军不必进入内河,直接从会稽登陆,支援江东豪族,正面战场,还是侧重在荆襄,巴中、荆襄、淮南、海上,四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