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7章 118军管2 (第1/4页)
“传我命令,南直隶百官,勋贵深受黄恩,确不思报效国家,反而鼓动百姓谋逆。特下令罢免南直隶所有文官,废除南直隶勋贵身份。没收全部财产土地。” “传令下去,升卢象升南直隶布政使司,携带10万精锐南下,彻查官员不法之事” “哼,一群贱人,不打就不知道,谁才是主子。” 现在显的硬气,是给谁看的?清朝入关的时候还不是装孙子。 现在拖欠税收,清朝的时候,还不是跪着给上税。 有钱、有土地、有名望的士绅家族。他们现在为什么经常采取半缴纳半拖欠的方式进行逃税? 而到了清朝为啥不敢这么做了? 归其原因欠税者的家族在地方上掌握着舆论话语权,很多的家族里面还有朝廷中的官员。 遇见这种拖欠税款的情况。 地方官和催缴税款的吏员不敢采取暴力收缴的手段,只能是搁置处理。 明朝皇帝当然也知道这种情况,可由于官官相护,皇帝也拿这些人没办法。 因为地方上的舆论权都掌握在士绅群体手中, 不催收吧,朝廷没钱用。 催收吧又的处处小心。 稍微急迫一点,士绅们就敢鼓动老百姓暴乱. 要是在催收的过程中不小心打伤人或者死人,那就更加的麻烦了。 皇帝顾忌名声,一般来说地方上一闹腾,皇帝就会妥协。 这样一来就更增加了对方现在的态度。 到了清朝,那些蛮夷才不管什么名声呢。 故意拖欠朝廷税款严重的抄家灭族,稍微轻一点的处罚也是革除功名。 这样一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