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帝的挂机系统_第581章 547变法失败的根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81章 547变法失败的根本 (第3/7页)

官分职尚有定数。自宋真宗时起,朝廷关于官员致仕的诏令日见增多,至宋仁宗时,更是三令五申。同时由于大兴科举、采用恩荫制、奉行“恩逮于百官唯恐其不足“的笼络政策,导致官员多贪恋权位,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冗员“)。

    为稳定社会秩序,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侵,宋初实行“养兵“之策,形成了庞大的军事体系;同时为了防止武将专权,实行“更戍法“,使得兵将不相习,兵士虽多但不精,对外作战时处于不利地位(“冗兵“)。军队、官员的激增导致财政开支的增加,使得本就拮据的政府财政更加入不敷出,再加上统治者大兴土木、修建寺观等,形成了“冗费“。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最终形成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财政的亏空迫使政府不断增加赋税,除了缴纳名正言顺的“两税“之外,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给民众造成沉重负担,加之连年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百姓苦难,各地怨声不断。农民由于没有生路,纷纷揭竿而起。

    同时,外敌的侵扰给北宋政权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北宋建国以后,就与东北边境的契丹族和西北边境的党项族连年发生战争,由于北宋政治腐败和军队软弱涣散,虽然耗费了巨额的财力和人力,但每每以失败告终。庆历三年(1043年),以范仲淹为首的“庆历新政“,历经一年即告失败,并未改变这一严峻形势。

    宋神宗即位后,大宋王朝虽然表面上一派繁荣,其实内部已经蕴涵着深刻的矛盾和问题。由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大批农民丧失土地,兼之富豪隐瞒土地,导致财政收入锐减,出现了立国以来少有的财政赤字,“百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