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八章 学堂2 (第4/5页)
直到此时,庄二才是下定决心,就算以后娘是上了门来撒泼打滚,他也不能xiele方子去,教侄女心寒。 不出两日,五福记要建学堂的事就在村里传开了,而庄家大房要离开村子的事却是除了庄二和村长耆老几人之外,都是无人知晓。 等到他们快要走的前几日,村民才得了消息,纷纷上门送礼道别。 “庄家大房这是要迁去州府,那户头迁不迁呐?迁走了可就不再是咱二李村的了。” 年纪大的村民念叨着,在得了他们不迁户籍的消息时,连连夸着这家是个不忘本的,知道根在哪儿,不能断了的。 临走前,庄可卿将自家的两亩水田全部交予庄二耕种,家里留着的鸡仔们,也一并移过去,自家只存了些耐保存的干货,留着到州府支应些时候。 另外沈凌中了秀才,可免五十亩的粮税,她做主将庄二家四亩田挂上,此外剩下的四十六亩,十亩挂在村长家,另外二十五亩挂在几位耆老名下,最后还余些,就容村民们抽签,谁抽中就挂在谁名下,每隔两年轮一次,也好让大伙都能得些利益。 庄可卿一番安排自然不是随着性子来,其中也是有些深意的。 农村家家户户根源深厚,村中的村长、耆老们执法权大多时候比县令还要实用,像之前钱氏哭嚎着要去寻县太爷做主这样的话,只能当了笑话来听。要真将老太太放到县城,只怕是连府县官衙的门都不敢登的。 庄家虽然走了,可户籍可还留在村里,阿凌是上门女婿,本就不被其他读书人瞧得起,若是科举一路要走的稳,那名声尤其重要。 自家之前与三房结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