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陈医生,别怂! 第631节 (第1/5页)
“中医脉诊之所以难,主要是因为二十八种脉象的揣测和分析。” “这是基础,只有熟练地掌握了基础的二十八中脉,然后才能朝着更深层次去发展。” “单靠书中的分析,是不够的。” “所以,你这个思路很好,可行性很高。” “对于脉诊基础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陈南谦虚一笑:“戴院长,过奖了。” “魏旭康魏院士的论文我也看了不少,他收集了大量的数据,这是基础。” 这个时候,牛唐点头: “其实,当初支持魏旭康做这个课题,也是因为大数据的发展趋势太好了。” “当时人工智能的风潮,带过来的,与之诞生的很多研究,都是这方面的。” “之所以后来我们不太想投入,就是因为信息收集首先是一个大工程,但是想要建立智能分析中心的处理器,当下水平根本做不到,人工智能还达不到那样的水平。” “西医那边也在做,但是不够准确,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化验单配合症状体征,仪器也没有办法给出精准的答案,因为人体不确定因素太多了,医生从事临床工作,依靠的还是积累大量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基础之上的一种判断,就比如手术一样,同样的手术流程,指南都是一样的,但是因为人体的构造是不一样的,这就意味着智能手术还没有办法实现。” “不仅我们在做,国外也在做。” “当前医疗水平,可能还实现不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