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陈医生,别怂! 第651节 (第1/5页)
虽然称呼不同,但是基本上无非三类。 第一类:入门弟子,也叫学道弟子。 拜了师就算进了门,都可称弟子,这种弟子称为入门弟子。 拿教书授徒的孔子来说吧,弟子之多,史载三千之众,这三千弟子中大多属于入门弟子,平常也就是上课时来听听课,下课就走人,私下并没有过多交往,更没有一对一的私授。 之所以叫入门弟子,也是对初拜师学生的称谓,意为方进师门,学艺不精。 入门弟子也好,学道弟子也罢,说白了,就是可以跟随学习,但是没有特殊待遇。 第二类:是登堂弟子,有些地方也叫入门弟子。 以孔门为列,七十二贤人可归为登堂弟子。古代传授技艺的庭院一般比较大,进了门之后,还要穿过长长的庭院,然后才进得厅堂。 所谓登堂,也就是拜师习艺已经有些时间了,与师父相处的时间很长,期间得过老师的指点,进步很快,学业技能已经有所成。 登堂弟子不同于学道弟子,需要正式拜师,需要遵守本门规矩。 往往这些弟子是从学道弟子中产生的,也有的是经由中间人引荐的,还有一种情况是师父自己看中并主动收徒的。 最后,才是入室弟子! 入室弟子,是师父重点培养的对象,今后要接道统承法脉的。 还拿孔门为例,连率真的子路也曾被孔子批评为「升堂而未入于室」,可见入室不易,弟子虽多,最后能入得室者也就几人而已。 而一旦成了入室弟子,师父就要「口传心授」一些真东西。 所谓心传,在于心心相依,念念相通,重的是诚意正心、见心见性,这靠的是自己。口授的是技艺学问,重在明师善导、弟子好学,这靠自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