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年囤粮记_荒年囤粮记 第15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荒年囤粮记 第152节 (第2/6页)

丝就是她的根基,至于从中得来的银钱则全部用来买粮食和盐了,少有剩余。

    听见木槿的话,她心下稍安。

    能凑够整匹缎子,卖出去少说四两多则五两,至少可以保证她娘俩不会饿死。

    而没有办法凑成整匹时,价格还要打个折扣,乔掌柜可能只会给她三两银子。

    光养蚕耗费的各类原料差不离就有五钱,若真给三两,她到手只有二两五钱。

    如果让东小庄那群人听见,或许会觉得二两五钱也是庄户人一辈子攒不来的。

    但莫要忽视织女镇土地贫瘠。

    地里几乎收不来几斤粮食,他们吃用的粮食全靠从外头买,加上有粮食贩子的盘剥,即使在丰年,可能也只够买五百来斤。

    等灾年来了,粮食价格不断攀升,三两银钱能买到手的粮食更稀少,连活命都格外艰难。

    陈寡妇卯足劲多干活挣银钱,如此才能在粮价攀升的乱世里保住自己和儿子的性命。

    明日估计不会有太多的活计,陈寡妇说明日先把此次收的丝线给整理一番,等到后天再纺织。

    木槿几乎每个环节都在,一则可以学点见识,二来也可以帮忙干活从而报答陈寡妇的恩情。

    她如今跟个学徒差不离,不过人家学徒大多打小就开始跟着师父学,木槿略微有些超龄了。

    同时,两个多月前种植的白萝卜也成熟了。

    没有农药、没有化肥,且不提耕地松土之类的常规工作,他们日常捉虫就是个难题。

    伴随地里的庄稼越长越大,会招来不少虫子啃食枝叶,如果置之不理的话,庄稼的收成会大打折扣,所以必须用人工捉虫,效率十分低下。

    王宝山带两个儿子给地里浇第二茬的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