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三战小水(一) (第3/6页)
人慌马乱的,好不热闹。 忙乱中,一个挑夫的挑子被碰的东倒西歪,挑夫一急,索性撂下挑子,跳脚大骂:“王八盖子滴,挤什么挤,急着赶去吃枪子么?” 敌营长冲过来对着挑夫就是砰砰两枪,队伍一下子就静了下来。敌营长阴森森的说道:“都给我听好了,哪个不执行命令,老子的枪子就找他算账。” 就这样,敌46旅紧赶慢赶,一头撞进了红18团的伏击圈。 没有任何悬念,敌46旅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在狭窄的谷地公路上,再度加强了火力的18团各营,用子弹和手榴弹给46旅上了一堂什么叫攻敌不备、什么叫火力突击的课,短短5分钟,46旅这支在追击红军方面从不落人后的湘军主力旅就被十八团用超密集机枪火力和手榴弹群构成的烈火神鞭打得瘫痪在地。 也许有读者会质问,你也忽悠的太邪乎了吧,一个旅几千人呢,别说是打仗了,就是杀猪也不会那么顺利。 其实,还真的就那么顺利。你想一想,那条公路是靠山修建的,一面是山崖爬不上去,遇到伏击的时候,只能向前冲、向后退、向对面冲锋或就地卧倒。向前?机枪封锁。向后?机枪打的刮风一样。向对面冲锋?一溜30挺重机枪和100多挺轻机枪正在喷吐着火舌,那是一张密不透风的火网,何况还有两个主力营战士手中的步枪、冲锋枪呢。咋整也不行,卧倒总可以吧?不行啊,老兄,头顶上落下的可是**自己造的手榴弹啊,那质量,比红军苏区造的草绳手榴弹的质量可是高多了。 还有读者会问,那你怎么在第一波伏击的时候,还写到了湘军士兵向前冲锋和就地抵抗的情景啊,而且也没有说这么快结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