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七五章 青龙集 (第1/10页)
“拉魂腔,拉魂腔,不怕你不来,就怕我不唱。” “花鼓戏难学、难唱、又难听,听过三天,迷上就不轻” 淮北这地方,流行淮北梆子、泗州戏、淮北花鼓戏、淮北大鼓、淮北琴书。 过了腊八节,豫皖交界处的小小的青龙集,迎来了从山东南下的八路军。在永城一带活动的中原局军事部长、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彭雪枫也率部赶到了这里,与南下的八路军教导师长刘一民汇合。 这下,青龙集热闹了,寒冷的夜晚变得象过大年一样,镇子里几处寺院都搭起了戏台子,几种地方剧种同时上演,看得台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和乡亲们如醉如痴。 这青龙集位于永城、萧县、濉溪结合部,行政区划上此时属于永城管辖。民国年间,青龙集是有名的皮货市场,南来北往的皮货商们乘火车、赶马车,运来原料,运走成品,小小的青龙集倒也曾经非常风光。 相传此处地下卧一青龙,每逢农时,青龙行雨,五谷丰登。有一天,朱元璋军师刘佰温路过此处,说这里是块风水宝地,日后必有真龙天子,并有七十二员大将共保龙驾,今日不破,必有后患。刘伯温随即派人挖井七十二眼,盖火神、土庙等八座庙宇,以镇青龙。从此,“真龙天子”不得出去,青龙不得翻身,七十二员大将也转生为七十二名园匠,开园种菜,所以这里常年不缺青菜,也就自然形成了集市,故而得名“青龙集”。 自从在泰安城外实施火焰阵重创日军后,刘一民带着特战大队通过地道返回大白峪。负责火力支援的王同生,利用日军混乱之际,向日军宿营地发射毒气弹,打完后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