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六一章 忙碌 (第2/11页)
队培训各地的民兵骨干。 蔡中领着政治部开办政工干部培训班,抽调人员继续参加陕西抗日民主政府组织的工作队。 罗荣桓找来杨大林,两个人一起研究起草刘一民交待的红军军法条例,准备筹建红七军团军事法庭。 刘一民着手修改现行的国民教育课本,准备在全军团普及小学、中学教育。 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全面抗战到37年才能爆发。这中间有2年时间,刘一民就想抓紧时间提高干部战士的文化水平,文化水平上去了,对武器的掌握使用和对战术理解的能力也就上去了。但是,刘一民看了西安的小学课本、中学课本后,感觉太简单,就决心结合课本,再加进一些内容,让针对性更强一点。 经过几天的努力,小学课本的语文、算术已经改好,刘一民把军团部受过大学教育的干部集中起来,进行了讨论,然后又征求了原陕西省教育厅有关人员的意见,又组织了一部分西安市各学校老师的意见,最后算是定稿了。书名就叫,编订者名字落款为红七军团长刘一民。 书编好后,马上就组织印刷,发到各部队让战士们学习。 为了保证战士学习效果,红七军团专门成立了教育委员会,由蔡中任主任,野战医院政委凌昆和军团政治部教育科长李国英任副主任,组织部队以团为单位,开办红军夜校。从成都带来的大学生中间选了一部分人,又从西安各高校中抽了一部分人,给各部队配齐教员。 小学教育是针对文化水平偏低的普通战士开展的,为了满足那些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干部战士学习提高,刘一民又着手编订中学课本,设语文、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日语七门课。一直忙了十几天,才算见功。 这次,刘一民把西安能请到的专家名流都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