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六六章 陕北的油田 (第2/9页)
势的祭文,传说黄帝就在延安住过。延安一名得自于隋代,主要是因为这里是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人们都盼望边境安宁,才叫延安的。过去军事家把这里叫三秦锁钥、五路襟喉,说的就是延安战略地位重要。吴起、蒙恬、范仲淹、沈括、韩琦等许多名将、名臣在此大展文韬武略,上演了一幕幕金戈铁马的悲壮史剧。” 刘一民心想,你还不知道原来历史上这里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呢! 刘志丹见刘一民不说话,以为他正在听自己介绍,就用手一指,接着说道:“司令员,你看,这延安城被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环抱,延河与汾川河在这里交汇,实在是一块宝地。” 刘一民点点头,问道:“老刘,现在麦子熟了,你问过老乡没有,夏收情况怎么样?” 刘志丹见司令员关心收成,知道这司令员不但胸罗万有,而且是个实干家,就说:“这陕北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四季分明,土层深厚,适于作物生长,唯一缺憾就是容易干旱。今年气候不错,小麦长势喜人,就是我们屯垦种植的秋庄稼也看得人满心欢喜。不过,这陕北地凉,麦子才熟,还没开始动镰呢!” 刘一民想了想,交待刘志丹:“麦收的时候,动员所有部队和工作队干部帮助老乡抢收,颗粒归仓。要抓紧,万一下雨了,麦子就沤了,那我们就要饿肚子了。” 刘志丹点头应允,然后就请刘一民回去吃早饭。 早餐是小米粥、馍、窝窝头和山野菜,小米粥里面还有红枣、红豆,很好喝。 刘一民知道这是陕北同志们费心思弄来的,特别是红枣,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