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七八章 发展(二) (第2/13页)
熟悉了,就让陈大中、常化雨、王南湖陪着陈云、李富春他们看节目,让李清陪着自己在韩城街上走走。 这段时间,一切都很顺利,根据地继夏粮丰收后,又迎来了秋粮丰收,红军不用再为没有粮食发愁。今天又接到了倪华发回来的设备,马上就是一轮新的建设热潮。虽然有特务造谣的诗,但那只是小事,影响不了形势大好的局面。因此,刘一民走在韩城的街道上,心里都一直在笑。 在刘一民生活的那个时代,农民就有夏粮吃饭、秋粮换钱的说法,主要是说秋粮基本都是经济作物,象大豆、玉米、棉花、红薯、土豆等,都是随时可以出售变现的,是农民一年生计中的钱柜子。 虽然现在和后世无法相比,根据地又是初创,许多行业还没有完全复苏,但毕竟形势稳定,红军政策又好,没有那么多苛捐杂税,税率稳定,相对于国内其他省份,今年的陕西算得上是做生意人的天堂了。 刘一民和李清一路漫步,见许多生意铺子都还开着门,有的铺子门口还挂着收购玉米、小米、黄豆、黑豆、芝麻、棉花、花生、大枣、核桃、红薯、土豆的牌子,价钱也标的清清楚楚。看的刘一民越发心情愉快,忍不住轻声低笑。 李清看着刘一民如此高兴,本不想破坏他的心情,但心里有事,觉得还是要报告军团长,就开口说道:“军团长,今天我看到了军团报,上面有晶晶一篇文章,题目是,把你参加红军以来的事迹写的清清楚楚。战士们都看得如醉如痴,但我觉得这篇文章发的不好,虽然说是为了消除特务造谣的影响,写的也都是事实,可我总是感觉这个题目大了点。人民英雄一般都是盖棺论定时候的用语,是中央总结某个同志贡献时的评价,我们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