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五八章 阎老西低头了 (第9/10页)
山西穷啊!” 陈敬棠说:“请主任放心,我一定尽心竭力把事情办好。如果刘一民执意漫天要价,我宁可死在他面前,也决不让他多拿一分钱。” 送走陈敬棠后,阎锡山让秘书立即通知杨爱源,让他秘密派人过河通知红军,山西方面代表陈敬棠明日出发,坐火车到风陵渡,从潼关前往西安。 接到独三师河防部队报告后,刘一民知道阎锡山终于低头了。只要他的谈判代表到西安来,就不怕他阎老西耍滑使jianian,狐狸再狡猾,也怕上猎人的套。只要上了套,想再挣脱就很难了。不过,2000万也确实有点多,阎锡山很难承受得起。管他呢,谈谈再说么。 既然阎锡山的代表要来,总不能自己直接和他谈吧,得找个合适的谈判代表。刘一民脑子里转了一圈,把七军团的干部过了一遍,觉得还是李清合适,有原则,还相对灵活。 和罗荣桓、蔡中商量后,刘一民就发报命令正在赶往宝鸡途中的李清,返回军团部接受任务,13师的工作暂由陈大中负责。 此时,华清池国共双方的谈判也取得了进展。 鉴于军队整编等大问题过于复杂,双方都改变了策略,先从具体的比较务实的事情谈起。 首先一个问题,就是陇海铁路通车问题。这个问题说小也不小,在红军一方,阻断陇海铁路是为了阻止**进攻;再**一方,阻断陇海铁路,是为了封锁陕西,困死红军。 道理在那里明摆着,双方心里都有数。 现在,能否让陇海铁路通车就成了检验双方是否真心谈判的试金石。 交换俘虏的问题,是双方各有所需,国民党急于救回第一师的骨干军官,**也急于救出方志敏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