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节  (第2/6页)
投稿成功,意外问她为什么不将小说投到她们的报纸上。    江南无奈解释道,“篇幅太长了。”    《狂瞽》一学期才能出八期报纸,即使每期连载一万字,也需要四十多期,这得连载到哪个年月去,同学们追文不爽不说,占用版面多,会让许多同学失去机会。    而且她的新小说,要说文笔,有的,毕竟江南也在中文系上了一年学,但是没有过多修饰,纯是通俗白话,更注重情节发展,并不适合发表在校园内。    杨玲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    次日,早课后,两人往办公室去,杨玲遗憾同莫敏说起江南小说的事儿。    莫敏沉默片刻后,叹息道,“咱们好像不止是超越了校园报,在某些方面更朝着校园报靠拢了。”    比如选稿,虽然她们的报纸内容更多样化,能容纳的思想更多,但版面有限,随着投稿数量越来越多,她们开始像曾经的校园报一般优中选优,导致大批优秀稿件流失,实在令人惋惜。    江南听了,低头看了会儿手上的稿件,忽然提议道,“咱们再做一份文学杂志吧。”    “啊?”莫敏和杨玲惊讶。    “同学们的优秀稿件这么多,不能让人看到,不是可惜了吗?”江南笑道。    “可咱们忙不过来……”莫敏犹豫,又道,“招人吗?”    杨玲沉思,“是该招新人了。”    莫敏学姐大三,她和江南也大二了,如果《狂瞽》想要长久传承下去,必须要培训接班人了。    说到这个话题,三人静默了会儿,感慨时光飞逝,又不舍她们的心血。    江南首先出声道,“既然话都到这儿,咱们开个小会,探讨一下《狂瞽》的未来吧。”    莫敏和杨玲自然同意,将面前的稿件收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