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补考,从北宋开始_第115章 武后又犯愁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5章 武后又犯愁了 (第1/4页)

    能行吗……

    那样的名将都不行呢,你派个不懂军事的人去,岂不输的更惨?

    历史上还真是那么回事,两年后李敬玄带了十几万大军攻吐蕃,没打几仗就被人家吓唬跑了。

    要不是此战涌现出一位少数民族的名将,此战真是毫无亮点。

    那位名将,就是日后的燕国公黑齿常之,他是百济国人。

    等到武则天临朝的时候,大唐当时真是将星凋零,也就是黑齿常之和裴行俭还值得称道。

    “所谓知耻而后勇,平阳郡公乃是当世名将,前次大非川之战未靖全功,也不全是他的问题。此次再战,他有了上次的教训,必定能一雪前耻!”

    在傅斯年的坚决推荐之下,李承乾点了点头。

    他还是还是有眼力的,也觉得这个主帅人选合适,与武后商量道:“以前在万年宫的时候,要不是他,朕都变成鱼了。”

    “消灭九姓突厥、征高句丽,漠北、辽东俯首称臣,那都是很大的功劳。至于说他在乌海城下故意放跑敌人的事,我看他并非有意,谁还没个失误呢?”

    武后难道没有反对,点头回应:“既然陛下觉得合适,就照此办理吧!只是那两个逆子,该如何管教,还望陛下拿个主意!”

    “这……”李承乾犹豫了。

    他就是从那时候过来的,太知道儿子们是怎么想的了。

    因为父亲不是嫡长子继位,导致轮到他这一代皇子,全都卯足了劲表现,也想试试有没有机会成为储君。

    李恪、李泰都曾经努力过。

    现在轮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