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4 (第2/4页)
愉悦的语气说:“不愧是我朝肱骨之臣的孩子,朕很是欣慰,大殷后继有人呐。诸位爱卿教子有方,实乃天下父母之表率!” 我这么兜头猛夸,很成功的把几个臣子晃晕了,大家交换了几个眼神,还是文歉先站出来:“陛下,此次召请我等是为何事?” “当然是好事!”我言之凿凿。 我的话让他们有点摸不着头脑,我特意等了一小会才再度开口,跨度还挺大:“文爱卿,朕有个计划,今年怕是来不及了,不过也可以着手准备了。” “敢问陛下,是何计划?”文歉很有眼色的接话。 “文爱卿,你觉得,科举制度如何?”我把问题又踢了过去。 “科举自然是好,即可选贤任能,又能激励民众向学启智,便是找遍整个大殷,都再找寻不到可与之比肩的制度了。”文歉本人就是科举制度的受益者,自然大加赞誉。 “这些你倒是没有说错,那,爱卿可能点出科举的缺陷之处?” “缺陷?”文歉一怔,到还是认真思考了起来,半晌他抬头,“说是缺陷,到不若说是臣的亲身经历,臣年轻时參加科举,城中处处人满为患,外乡人就连落脚之处也难寻到,开考之日臣更是从清晨等到入夜,才等到臣入场考试,其中不便,即是如今也历历在目,这大概也是诸多大人的切身体会吧。” 文歉说完倒是一副怀念的样子,他身后一些也经历过科举的大臣也是颇有感慨,见状我乘热打铁,将自己的决定公布出来:“爱卿的话说到了朕的心坎里,学子们寒窗苦读十几载,所图不过一朝金榜题名,然三年一度的科举对于地处偏远,或是对自己的学识水平没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