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风起1998_第860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60章 (第1/3页)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首诗的意境也很明白,小孩能听懂。

    “夜里躺在床上睡觉,外面在刮风,又在下雨,妮妮在想什么呢,她想的是不能在后院玩小火车了,不能出去吃烧烤了。”说到这里,两人相视一笑,妮妮也知道后面说的是开玩笑。

    “那么,诗里面这个人想的是什么呢,他在想,树上的花,肯定被风雨吹掉不少了吧,他就不像有些人,一天到晚想的是吃和玩。”杨舒力悠悠讲道,妮妮知道说的自己,捂嘴直笑。

    读完这首《春晓》,妮妮又开始自由活动。

    柳瑛好奇地拿过笔记本翻看,“好多是唐诗?”

    “是的,基本是唐诗,以后可能还有一些汉魏诗。”杨舒力说道。

    “太好啦,有诗有画,以后可是妮妮的传家宝啊。”柳瑛感慨道。

    “以后就是她的乡愁。”杨舒力说道。

    “那些三字经,千字文,还有其他的国学经典,都在教吗?”柳瑛问道。

    “那些不会教,三字经记住前几句就可以了,性相近习相远。”

    “为什么选唐诗?”

    “古体诗到唐代就是顶峰,到宋代就只有转向词,宋词就已经体现文化的衰落,辞藻堆砌很多,叠音字也用得多,强调情绪,实际上有些萎靡不振,唐宋文化是最高峰,后面更多是糟粕留存。当然,这都是个人感受,不是定论。”杨舒力说道。

    唐人虽然生活并不优渥,而是充满颠沛流离和多灾多难,但唐诗多能保持开阔的胸襟,昂扬的意气和高雅的品格,这是他选择唐诗的主因。

    宋代也是文明高峰,是和春秋时代媲美的宽容和自由的时代,但宋词已经渐失清新刚健,杨舒力没打算教妮妮宋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