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05 (第3/4页)
查此事,必不让漏网之鱼逃匿在外。” 孟辰的奏折引起朝野震动,自不必说。 下朝后,敦淳帝用这借口留孟辰吃了顿饭,父子俩还是自从说开汪妃的事后,第一次独处,不尴不尬地边吃饭边拿公事做谈资,默契地不去提汪妃的事。 对儿子还有些疏离的态度,敦淳帝半是酸涩半是沮丧,不过对孟辰的折子非常重视,又让人提审王友成,王友成不过辩解几句,严刑之下又将当年的真相吐个老老实实。 原来当年大半官员竟都参与贪墨之事,每人约可分得千两左右,因着多是年轻小官,数额已足够动人心思,王友成交代了如何挪移银子,用材以次充好,罔顾人命等等。 可惜的是,那些官员们听从的都是当时的协理钦差,如今此人早已过世十多年,家中也没落了,无人出仕,查到这里线索断缺,众人都知道肯定还有顶头的大人物指挥,只事隔多年,人证物证俱无,银子仍是不知所踪。 敦淳帝只好判了当年参与贪墨水坝库银的官员一并秋后问斩,家产充公,因着那些官员现在不是赋闲在家便是在京外任着小职,判得如此决绝倒不用顾虑太多。 顾念他们如今家境都不甚好,家眷可免入教坊,有七岁以上男丁者罚一年协助衙门筑墙种田等劳动即可。 不过王友成是例外,本来他是贪墨军饷的罪名,以家产填补之后可减罪,敦淳帝让刑部做主要判他二百杖刑,十年徒刑,剩余家产充公,家眷流放一千里,三年可回京等等。 并加东夷水坝案,王友成的十年徒刑直接改判了秋后问斩,家眷则是判入教坊,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