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三十章 制度 (第4/4页)
争也的确有这样一个过程: 初期德军大多都是精兵,而苏军素质却参差不齐。 但随着战争深入双方都出现大批伤亡……这对平均素质好的德军来说是很不划算的,因为随着精兵、老兵伤亡增大,越来越多的新兵补充进部队,结果就是德军总体素质成级数下降。 反之,苏军却是在伤亡中成长,越来越多的新兵打成了老兵,于是总体素质不降反升。 此消彼长之下,战争打到后期两军素质其实已相差不大了,这其中尤其是苏军新一代指挥官的成长。 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巴维尔科夫上校……他就是一个在战场的现实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改变自己的一名军官。 “我明白了,舒尔卡同志!”巴维尔科夫上校感激的握了握舒尔卡的手,感叹道:“我应该早些时候碰到你!可以这么说……直到现在,我才明白战争是怎么一回事!” 舒尔卡理解巴维尔科夫这话的意思。 在此之前,战争对他来说或许就是把手枪一挥,然后高喊一声:“同志们,为了苏维埃!为了斯大林,冲啊!” 这不能怪巴维尔科上校,因为此时苏军从上到下都是这样的风气。 尤其是这时期苏军实行的还是政委制度,军事指挥官实际是要服从政委的指挥,而政委大多不懂军事。 不过舒尔卡知道,这不会太久了。 因为政委制度在实战中暴露出太多的弊端,于是在十月正式取消了政治委员制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