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41_第五百一十九章 解决问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九章 解决问题 (第3/4页)

 这应该说是理所当然的。

    原因是每当进行rou搏战时苏军都会组织迫击炮对德军控制的正斜面实施不动拦阻射击,这使德军后续部队很难增援上来,或者即便增援上来也会遭受伤亡。

    反之,德军却不敢这么做。

    因为就像之前所说的,战场是在苏军所在的反斜面,德军如果实施拦阻炮击,伤亡更大的或许是那些冲锋的德军部队。

    也就是说,每一回近身作战苏军总能得到有力的增援,而德军却并非如此。

    因此,即便德军各方面素质优于苏军,甚至身体素质也不例外……应该说德军的身体素质比苏军好得多。

    德国在198年时已经实现“每一户人家的餐桌上都有牛奶和面包”。

    而苏联,则刚从饥荒中缓过神来,甚至大多数士兵都经历过饥荒。(注:苏联第二次饥荒发生在192年至19年)

    这决定了苏军士兵的平均身体素质不如德军。

    应该说这也是德指挥官埃德蒙德中校对近战有信心的原因:德军士兵无论军事素质还是身体素质都明显优于苏军士兵,凭什么就不能压住苏军占领马马耶夫岗?!

    然而战场并不是简单的比较,有时客观条件或者说人为制造出来的有利形势比士兵本身还重要。

    埃德蒙德中校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他皱着眉头对鲍尔中校说道:“现在看来,失去作用的不仅是直射武器,就连迫炮部队也受到了某种程度的限制!”

    鲍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