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08 (第2/4页)
重对着夏家祖宗长辈、父母亲人的牌位跪拜行礼,表示在祖先父亲面前完成了冠礼。随后,由杨邺为其取名曰“圭”,字“文鼎”。 于是,行冠礼后,夏小桥终于有了另外两个名字:夏圭,还有夏文鼎。 两个名字他都不太懂,不过,看周围其他人双眼发光恨不得抢过去的表情,他大概能猜到,这两个名字都是不错的。 何止不错啊!“圭”,在古代,是帝王或诸侯才有资格使用的“礼器”。而“鼎”这个字就更不能乱用了,“鼎”素来就被视为立国的重器,是国家政权的象征! 听到杨邺亲自给夏小桥取了这两个名字,围观宾客大多喜气洋洋,一些前来观礼的宾客也是面色微变。 要知道,杨邺此人,除了当世大儒、南学院山长这两个名头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吓死人的名头,那就是著名的预言家(乌鸦嘴),但凡他开口品评过的人物,几乎没有一个不应验的。现在,这样一个神一般的预言家,竟然主动给夏小桥选了“圭”和“鼎”这两个极富象征意义的名字,可想而知,这一位对夏某人是抱着怎样的期许了…… “夏文鼎”,岂不就是毫不遮掩的“夏必问鼎”之意? 真是好大的野心!!! 完成了冠礼这件人生大事,很快,新鲜出炉的“夏文鼎”童鞋,就重新投入了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倒不是他不想抽空休息几天,只是,见识到了“夏文鼎”童鞋强大的班底(和武力),一些前来观礼的小城主们都没有急着离开,反而留下来想要拜见夏城主。 其实,严格来说,夏小桥已经不算是城主了,按照他现在手里掌握的兵马,以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