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1334章 谁敢去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34章 谁敢去猜 (第1/5页)

    皇帝让大家猜,可谁又敢猜!因为这个话题太敏感了。

    王应麟偷眼看看在场的几个人,除了憨直的倪亮还在琢磨如何回答陛下的问题,陈识时和王德都保持着缄默。他熟读经史自然清楚,立储一事是困扰历代帝王的一个难题,自秦汉以来,尽管历朝皇家皆遵循嫡长子继承制。但不管在哪一年代,均有皇子争位的惨剧发生。

    自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称始皇帝立储便为皇帝所要考虑的事情。而秦始皇因犹豫立储,在临死前属意扶苏即位,却因时间紧急未能诏告天下,所以被赵高、李斯等小人有了可乘之机,篡改遗诏。结果令秦王朝历两世而灭亡。

    秦皇立储君的教训,令后世王朝不得不想尽各种办法避免祸起萧墙,但似乎都不是很见效。汉代始,设立东宫轨制,意在为培育和搀扶太子而竖立的以包管皇位和平有序过渡为最终目的的一套机构和轨制,而东宫也从太子所居之宫殿,指称皇太子了。

    东宫轨制自汉代竖立之后,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成长、完美,到唐初已达至巅峰。机构设置完整,詹事府、左春坊、右春坊的职责可与尚书、中书、门下省对应,能如小朝廷般自力运行,形成国度第二权力中心。但与此同时,日益壮大的储权与君主专制的一元体系发生了矛盾与辩说,依然无法避免引起政局动荡,骨血相残。

    然则这种状况到唐玄宗时期已发生转变。开元今后,太子不居东宫,只栖身在“乘舆所幸之别院”,生活昏暗。唐肃宗李亨在东宫时,多次遭到李林甫的谗谄,身心承受创伤,精神压力伟大。到唐后期,跟着太监势力的膨胀,皇帝选立之权皆把握在太监手中,原本在皇帝络续收权情形下已经相当凋敝的东宫轨制只剩空文罢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