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73章 (第1/3页)
有些商人都有着应对天灾人祸的备选方案,所以大部分人都稳得住,特别是小商人,他们要交付的货物少,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都去找往日关系好的商家,或者是去翻自家的库房,先把难关熬过去再说。 但是对于吴老板这样的大商人来说,这种停产带来的打击很大。他要交付的货物不是个小数,可偏偏整个江南都停产了,大家都在互相拆借货物,在商言商,这是不是白帮忙的,都是靠真金白银拿来度难关,一瞬间江南丝绸价格飙升,很多商人带着钱去太原、京城、广州等大城市买货,预备着度过这次危机。 然而市场上钱比货多,很多商铺老板捂着货不愿意出手,等着再涨点再卖,因此价钱是一天翻一番。 有些人就开始向大户人家买丝绸,可是民间的大户人家尽管囤的有丝绸,也是数量不多,这时候的人家有的开始接受买成衣,有的哪怕自己做也是算准了要用的料子直接买够数量就行,很少去买整匹的布料在家放着,除非是家里要办喜事,给孩子们当聘礼或者是嫁妆,就是因为有喜事才买,买到手是不可能再卖的。 有两个地方有大量的存货,而且品质很好,就是进出口商行的库房和内务府的库房。 进出口商行除了帮国内商人牵线搭桥追讨洋商货款外,它本身就是一个体量很大的商号,几乎各行各业都在经营,不仅做江南的丝绸生意,还做四川的蜀锦、海南的棉布、北方的皮毛等,他们库房里的货物全部是出口的,这时候拆借一些是够的。内务府就别说了,那里有是有,但是谁敢借啊! 于是一群江南的大商人宴请进出口商行的管事,管事也直接说了:“不能借,江南这边库房丝绸是人家给过钱定做的,现在就等着船到了启运,这不是夏天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