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六二、帝国结构 (第3/4页)
变了。俄国人在其后的数月里一直在后退,他们损失了近200万军队的人员和装备,已经失去了进攻能力。 若不是俄国恶劣的交通和冬天寒冷的气候,估计现在尼古拉二世唯一能做的就是怎么能与德国人和奥地利人商量得到一个稍微体面的协议而退出战争。 西线战场上依旧陷于僵持,李海顿很奇怪德军总参谋部里那些蠢材们的脑子里是怎么想的,放弃自己擅长的机动能力和野战能力,却与英法两国的军队在战壕里对拼消耗。把德国绝大部分宝贵的兵源都投入进了法国无休无止地战壕战里面。 按照李海顿的想法,施里芬计划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德军早就应该向后撤退,把英法联军引出该死的战壕和要塞,再寻找机会歼灭他们。或许施里芬在制订计划时只考虑了与法国单独作战的情况,但死板的德国总参谋部却还死抱着不放手。 如果法国人不敢进攻,那么德国人正好该干啥干啥,只在一线摆上两个集团军进行防御就足够了。 既然达不成陆上的突破,还不如后退。 当你不能消灭敌人时,你的战争意志就会被慢慢地消磨掉。 经历了多佛尔沙洲海战的惨败后,德国海军似乎被吓破了胆子,竟然一直躲在港内,根本不敢出击,成了一支真正的“存在舰队”。 还好,本应葬身大海的斯佩中将已经辗转回到国内,这位海军中将奉令进入到中立的阿根廷港口,然后所有的军舰都被扣留,但远东舰队这些经历过数次海战的官兵们却安然无恙地辗转回到了国内。 为德国海军取得了唯一的一次海战胜利的斯佩伯爵得到了应有的嘉奖,被德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