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 (第1/4页)
云开雨霁,南中国海的阳光从东面的窗户照进房间,穆勒上校总算是见到了一回阳光明媚的天气。 他抵达安南后,正好赶上了一次热带风暴,外面连续一个星期天天都在下着大雨,只能一直窝在奥匈海军设在岘港的海军基地里。岘港,被法国人称之为“东方土伦”,其港阔水深,背山面海,地势险要,马蹄形的港湾被群山环抱,是安南地区为数不多的天然良港之一。自1883年法国占领这里之后,就把它建成了一座要塞化的海军基地。 欧战之后,德奥两国从法国人手上夺走了安南殖民地的控制权,根据两国达成的协议,德国人得到了比较富裕的南方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的控制权,而奥匈方面则得到了所谓的“北圻”地区。 而从河内通往云南河口的铁路则由两国共管。 虽然一直呆在房间里,穆勒上校还是对安南和远东的情况有了一些大致的了解。 安南是个很奇怪的国家,虽然法国人已经在这里推进了多年的法文教育,但成效相当有限。当地的土著京族人所使用的是和中国广西的壮族人近似的一种语言,他们和中国人交流起来毫无障碍,而中国那边的土著居民也能听懂他们说的是什么。 这是一个汉化很深的国家,当地的读书人一直在使用那种对西方人来说是十分头疼的汉字,而且书藉也全是用中文印刷的。法国人一直在试图推行当地人使用拉丁字母来拼写他们的语言,但毫无成效。安南的上层知识分子一直在固执地使用汉字,改变传统对他们来说相当困难。 而且在换成奥地利人统治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