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鹰旗下_54、多事的冬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54、多事的冬天 (第1/4页)

    1938年10月,比另一个时空提前了大约将近一年的时间,朱亚什维利在克林姆林宫会见芬兰谈判代表团时,亲自提出了苏俄对芬兰的一些“领土”要求:(一)同意签署一项“苏芬互助”条约;(二)把芬兰西南部的汉科半岛及其周围岛屿“租借”给苏俄作为海军基地,为期30年;(三)割让芬兰湾内某些岛屿;(四)为了“增强列宁格勒的安全”同意调整卡累利阿地峡的一个相当大的边界地区给苏俄;(5)同意拆除卡累利阿地峡的防御工事;(6)为了改正据俄国人说是以前被“粗率地和不自然地”划定的边界线,割让濒临北冰洋的贝柴摩地区的一部分。作为这些割让的交换条件,苏联政府愿意将沿着苏联边界的卡累利阿前沿地带割让给芬兰。

    卡累地阿地狭易守难攻,对于芬兰的边界防御至关重要,芬兰方面出于对国家安全和严守中立立场的考虑,拒绝了苏俄的要求。然而芬兰方面还是迫于苏俄的压力提出了一个让步方案:同意将最靠近列宁格勒的边界线向北移约12公里,并将芬兰湾上几个岛屿割让给苏俄。苏俄方面认为这些让步不够满足他们的要求而加以拒绝。

    苏芬边界谈判宣告破裂,随之而来的是苏芬关系急剧恶化。

    不过,大多数芬兰人却没有想到,战争会突然降临。

    1938年11月15日下午,莫斯科方面宣称,当天下午15点45分(赫尔辛基时间为14点45分),芬兰军队攻击了位于卡累利阿地峡苏俄一侧境内约800米左右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