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七十、意大利(二) (第2/5页)
战前倒也开展过两次登陆演练,并且能够在滩涂搭建简易的浮箱码头,可以解决一部分装备和人员上岸的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拉维纳附近海岸水深较浅,大型舰船无法靠近海岸,海军部必须征集到足够的小型运输舰船,而且还要保证航道的绝对安全。 这问题倒不大,从波拉或的里雅斯特到拉维纳只有110海里左右,运输船大约只用10小时就能够抵达意大利海岸。最重要的是随着三艘“伊斯特里亚大公”级战列舰的服役,奥匈海军在亚得里亚海取得了优势,涅戈万上将保证海军能够承担起负责海上安全的重任。 李海顿坚定地认为,除了威尼斯港和安科纳港有重兵防守外,意大利人根本没有预料到奥匈军队会从海上登陆,在东海岸其他地域根本没有防御准备。在拉维纳登陆虽然困难重重,但并非不能解决,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并不会造成多大的阻碍。如果奥匈军队在这里登陆成功,则有可能切断意大利北部120万意军主力的退路,这样有可能迅速地解决掉意大利人,迫使他们投降。 李海顿利用他皇储的身份和在战争中率领陆海军取得几场胜利所积累的威望,最终说服总参谋部和包括德国人在内的众多高级将领接受了他的计划。 战争本来就象一场赌博,不冒一点风险是不可能的,问题是需要把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作战计划和兵力部署又再次经过了调整,奥匈军最精锐的第7集团军被调往的里雅斯特和波拉军港进行待命。 为了迷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